很多家庭都会消毒,定期消毒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健康卫生。那么,家庭消毒的方法有哪些呢?家庭消毒有哪些误区,日常家庭消毒要注意什么?现在边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不同的正确的家庭消毒方法以及家庭消毒应该注意的事项,希望能为大家的家庭消毒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家庭消毒的正确方法
1.物体表面的消毒:对家中桌面、椅子、床、台灯等物品表面的消毒主要集中在清洁上。在可能污染的情况下,500 ~ 1000毫克/升碘伏、2%戊二醛、500 ~ 1000毫克/升有效溴消毒剂等。是用来擦拭的。
2.房间空气体消毒:
A.自然通风:避开6 ~ 8点和17 ~ 19点的污染高峰,在污染最轻的10点和15点左右通风;
B.空可调节通风:机械通风,效率高,可靠性强,可与制热、制冷、排除有害气体相结合。可增加紫外线消毒管、负离子发生器等设备的消毒空气体;
C.喷雾法: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雾可达到一定的消毒目的,但其缺点是保持时间短,2h后空气体中的细菌含量会再次上升;
D.紫外线照射:保持玻璃清洁,室内采光良好,可利用太阳能直接杀菌。也可以使用高强度紫外线空气体消毒器进行消毒。
3.家庭必需品的消毒:
A.家居服、床上用品、枕套、布制玩具等。可用热水和碱性洗涤剂机械洗涤后彻底晾干,可达到常规消毒;
B.在阳光下暴晒,利用自然光中的紫外线,可防霉防虫6h;
4.家用卫生用品的消毒:下水道、水槽、马桶、脸盆、清洁用具等。是最容易被污染的,需要热水。洗涤剂经常被彻底清洗。尤其是厕所,超过60%的马桶座圈被污染。合理的做法是将装有消毒液或消毒剂(二溴海因消毒块)的小袋放入马桶的冲水边缘,消毒剂可随冲水释放。
家庭消毒需要注意什么
1.消毒剂的选择。目前市场上的消毒液品牌很多,消毒液的成分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成分的消毒液用于不同的对象,所以在选购消毒液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比如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地板、墙壁、门窗等的消毒。
2.消毒剂的制备。消毒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看清消毒剂标签上标注的浓度和稀释倍数,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进行配制。家里可以选择矿泉水瓶作为量杯。
3.消毒剂的使用。使用消毒剂时,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喷洒消毒剂后,及时开窗通风,至少2小时后再进入室内。并且消毒不容易且不频繁。
4.注意卫生死角。有些地方平时不注意打扫卫生。往往这些地方很容易堆积细菌。比如经常使用电话,电话按键上或听筒里的突起凹槽容易积灰。电话等死角要定期消毒,最好用棉签擦拭。
5.毛巾等日常用具要及时更换。牙刷、毛巾、浴巾、抹布等。应该经常更换。如果考虑成本的话,更换下来的毛巾可以降级为抹布,牙刷可以降级为刷子来清洁内衣、墙壁等。
以上,边肖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家庭消毒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是一些很多人在消毒时容易忽视的问题,包括一些物品的使用。有需要的消费者可以参考边肖的介绍。边肖还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家庭消毒的正确方法,比较具体。不同的方法消毒效果不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希望边肖的介绍能帮到你。